8月28日,由贵州省商务厅指导,贵州省黔东南州商务局、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酸汤产业发展专班办公室、粤黔协作工作队黔东南工作组、贵州省黔东南州政府驻杭州办事处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凯里酸汤”进上海品牌餐饮门店活动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启动。
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唐斌在开幕式上讲到,凯里酸汤源自苗侗山乡千年传承,已成为贵州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美食名片。如今,它不仅是黔东南人民的饮食之本,更是我们推动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产业。贵州正大力发展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加快推动“黔货出山”。黔东南州将凯里酸汤产业作为优先发展方向,整合资源、凝聚合力,从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打造、产业化发展等多方面给予系统性支持,全力推动这碗“酸汤”走出大山、香飘世界。希望以本次合作为契机,推动凯里酸汤与本帮菜、粤菜、融合菜等多菜系有机融合,探索“山海相连、风味相通”的美食创新路径,并通过烹饪大师赋能、政策支持与供应链协同,构建“政府搭台、协会助力、企业唱戏、市场推动”的可持续合作机制。黔东南将全力支持酸汤企业提升品质、保障供应、优化服务,让合作门店用上最优质、最安全、最地道的凯里酸汤。
中国烹饪协会特邀副会长、中国烹饪协会文旅特色美食发展工作委员会主席卢永良提到,“凯里酸汤”是黔东南州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它以其独特的酸鲜风味和丰富的益生菌含量,赢得了越来越多食客的喜爱。此次推动“凯里酸汤”进入上海品牌餐饮门店,是一次 “风土”与“风尚”的美丽邂逅,是凯里酸汤美食文化与海派餐饮的精彩对话,也是深化跨区域餐饮协作、促进消费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实举措。这不仅能丰富上海市民的餐桌选择,也为本帮菜创新提供了新的风味元素。希望看到更多像“凯里酸汤”这样的优秀地方风味,能够突破地域限制,通过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方式,与连锁餐饮的强大渠道优势相结合,共同满足消费者对美味、健康、文化体验的多元需求。
中国酸汤看贵州,贵州酸汤看凯里。作为贵州凯里及周边地区的传统发酵食品,凯里酸汤承载着深厚的民族饮食文化,也已成为贵州旅游美食版图中的亮丽名片。黔东南州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玉芳向与会嘉宾专题推介凯里酸汤产业:“全州现有各类酸汤制品生产线94条,年产能22万吨以上,主要产品有红酸、白酸、鱼酱酸、酸汤饮料和酸汤方便米粉等,创建了亮欢寨、玉梦、鱼酱酸等知名品牌;编制了《凯里酸汤标准体系(2024版)》,为酸汤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推动酸汤重点企业与重点院校合作,开展挖掘凯里酸汤功能特性等研究,强化酸汤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随后,凯里酸汤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凯里酸汤”公共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也在活动上正式发布。
活动上,黔东南州凯里酸汤产业发展协会秘书长杨荣重点推介了贵州玉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凯里酸汤代表性企业,以推动酸汤企业与上海地区品牌餐饮门店、供应链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进一步拓宽凯里酸汤的市场渠道,助力凯里酸汤产业走出贵州、走向全国,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如何让凯里酸汤征服上海食客的味蕾?在交流对话环节,中国顶级烹饪大师严惠琴、叶卓坚、李耀震围绕凯里酸汤与上海菜的融合应用展开深度分享,凭借多年烹饪经验与创新思维,提出诸多兼具实用性与创新性的独到见解。
为了将大师们的智慧长久地注入凯里酸汤产业,推动凯里酸汤从 “风味名片” 向 “产业标杆” 升级,严惠琴、叶卓坚、李耀震等三位中国顶级烹饪大师获聘为“凯里酸汤首席技艺指导顾问”,上海市御景轩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国荣等62人获聘为“凯里酸汤美食文化推广大使”,为凯里酸汤产业搭建起技艺支撑与文化传播的双重桥梁。
活动上,5家酸汤企业与上海10余家餐饮品牌的超50家餐饮企业门店现场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凯里酸汤从产业交流走向市场落地,开启了黔沪餐饮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标题:“凯里酸汤”亮相上海 与超50家品牌餐饮门店及供应链企业达成合作
地址:http://www.shangjian5.cn/sh/32428.html